如何打造母婴品牌之上海萌诺母婴中心
1 min read那让我们来看17年下半年刘都做了啥来解题。
6月,收购萌诺。1600W收购51%的股份,第一次600万,第二年付1000万,前提是保证第一年的300万标准利润以及产出标准化的可复制的管理体系。上海市场已经进入成长期,若从头开始必失去节奏。
7月,搭好创始团队,明确权责关系。搭了622模型。60%刘持有;20%原专业团队持有;20%交给专业做大规模连锁的团队。
10月,完成天使融资。融资1200W,估值6000W。
12月,控股51%。完成旗舰样板。
到此,第一阶段结束。可以看出刘对于市场节奏的重视。
第二阶段做什么?跑马圈地。因此,2018年,品牌规模化。
高端品牌的月子中心规模化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物业成本。月子中心需要的环境与服务要求只能是五星级酒店。成本巨高,咋办? 化敌为友。帮朋友解决困难,即降低房间空置率(通常存在一层的房间空置做预留)从而提高物业产值。
直接跨过酒店总经理,找酒店物业老板谈合作。最后跟物业方成立合资门店,我6你4,因此用极低的成本租到房间,从原来的押三付六变成押一付一。
这一步用合资公司股份,捆绑利益相关者。
然后说如果哪天走向资本市场,承诺用8倍的PE将股份收回母体,一起上市。
用未来增量分享的激励机制,进一步增强稳定性和增长性。
因此,原本1000W的事情300W做了,而月子中心本身就有预付收款方式,因为妈妈们要提前订月子房,300W支出很快回笼。x26amp;nbsp;
逻辑顺,但一个关键问题,酒店老板们难理解,难相信。如果你没有增长,老板们依旧是按超低价格“贱卖”了优质空间资源。最后还是靠萌诺的高端品牌获信。
服务设计中也有利益相关者地图,但是多流于表面。结合该案例,合资公司+股权设计+激励机制能够成为设计新工具,增强利益相关者地图的说服力吗?你会觉得它们比System map更复杂吗?另外,当目标放大后,是否收购也会出现在我们设计的方案中?当设计给不出意义创新的方案时,我们通常给出的是基于效能思维的渐进式创新方案。而萌诺告诉我们其实在渐进式和意义创新之间,借助股权工具,设计存在另一种可能。设计无界,朋友们。